李白写蜀道难是到底是自蜀入秦还是自秦入蜀?

2024-05-14

1. 李白写蜀道难是到底是自蜀入秦还是自秦入蜀?

  李白写《蜀道难》是为送友人入蜀而作,故是“自秦入蜀”。
  很多学者研究考证过《蜀道难》的历史背景。认为该诗写作时间大致在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期间,曾写过《剑阁赋》,这首诗在题下自注“送友人王炎入蜀”,内容与《蜀道难》相似。故可推断《蜀道难》是为王炎入蜀而作。是用乐府旧题,即事成篇,为送友人入蜀而作。

李白写蜀道难是到底是自蜀入秦还是自秦入蜀?

2. 李白写<蜀道难>的意图是什么?

蜀道难 

1、段落层次: 

第一段写蜀道之高峻及蜀道来历,即一叹蜀道之高。第二段借“问君”引出旅愁,把读音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山高水急的境界,此即二叹蜀道之险。第三段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是蜀之门户,形势险要,多发叛乱,即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一、叹 蜀道之高 

二、叹 蜀道之险 

三、叹 战祸之烈 

2、文章主旨: 

这首诗以丰富奇特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以诗人炽热奔放的感情描写了蜀道之高之险,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并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这首诗主旨说法颇多。教材参考书说,从最后一段看,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写到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诗鉴赏词典》说“关于本篇,前人又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我以为作品的主旨并非一定要符合作者本来的意图,因为作品一旦产生,它也是不以作者初衷为转移的客观,只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也可以发掘其客观性的主旨。本诗也应如此。根据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以及其所生活的时代特点,我认为蜀道难的主旨可以理解为:探险者的礼赞和悲歌;表现着怀才不遇者的愤懑与痛苦。在作首先是用超时空的视觉从历史、地理、传说的角度极写蜀道的高耸险峻;接着则用在蜀道途中跋涉者的所见所闻,极写蜀道的阴森恐怖;最后又用历尽沧桑者的口吻叙述着凭依险峻独霸一方的故事,极言争战蜀道的惨烈悲壮。 
在第一段中,诗作用五丁开山的传说,交代蜀道的来历。这个传说的引用,凸现了五壮士开路探险者的形象,表现了人类勇于开拓自己生存空间的探险精神。第二段第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和最后一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都是反诘句,表达的似乎只是规劝之意。可是换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探险者形象。第三段状写了争战的惨烈,叙述口吻中,我们不难想见一个历尽险峻从失败中走过来的探险者,“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情状。 
从诗作的实际情况看,第一段饱和了诗作主人公对探险者的礼赞,而在最后一段固然也很明显的表露其探险失败的伤痛。而第二段中诗作主人公的前后两个反诘句,既表现了对探险者的不解甚至规劝,也表达出对探险的赞叹。这种矛盾,我们可以从诗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上找到解释。诗人一生两度进京为官,两度探险漫游;他的思想既受儒家影响,怀有济天下黎民的政治抱负;更受道家浸染,崇尚个性解放,不满世俗束缚。此外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所谓“以武犯禁,不爱其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但这种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始终在追求。在这过程中,理想、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就自然会在诗歌表现出来。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开山的五丁作为探险者形象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而那个知难而进的“来者”之“君”更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整首诗就是一曲对探险者(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的礼赞和悲歌。

3. 李白《蜀道难》写于何时?为谁而写?

《蜀道难》是李白一入长安的作品,是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而作,一方面表现了李白对朋友的真切关心和一往深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求仕不遇的感慨与感伤。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是天宝元年,认为写于天宝元年的根据是唐·孟棨《本事诗》:“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尽日,由是称誉光赫。”

李白《蜀道难》写于何时?为谁而写?

4. 蜀道难 这样一个难以表达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5. 李白的《送友人入蜀》是写给谁的呢?那个友人是谁呢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一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李白的《送友人入蜀》是写给谁的呢?那个友人是谁呢

6. 人王炎的女朋友是谁?

他没有女朋友。而且就算有、他不说、我们也不知道啊、、、还是好好的爱峰峰、与子携手的不一定是我们、但与子偕老的一定有我们。

7. 李白写《蜀道难》之前到过蜀道吗?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
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李白写《蜀道难》之前到过蜀道吗?

8. 请教一下,唐朝诗人李白和朋友王炎之间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李白能够赠诗给他。

王炎是宰相王播的弟弟,《全唐诗》说:王炎,宰相播之弟,铎之父。登贞元进士第,累官至太常博士。 关于他和李白的关系,只能肯定是朋友,其余的还有待查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