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列举一下20世纪90年代一些重大金融事件,并说明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2024-05-19

1. 请帮忙列举一下20世纪90年代一些重大金融事件,并说明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额。。。人大国际金融(陈雨露)课后习题吧。。。偶也在找。。真晕。。。

请帮忙列举一下20世纪90年代一些重大金融事件,并说明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2. 国际金融(第二版 陈雨露)—— 课后答案

1.请列举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重大国际金融事件,说明汇率波动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答: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整个国际金融颌城动荡不安,危机叠起。从北欧银行业的倒闭到欧洲货币危机入墨西哥金融危机到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再到亚洲金融危机,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动荡事件中,外汇投机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外汇投机是一个远期的外汇交易概念,它纳粹是为了外汇波动差价而进行的一种外汇买卖。其交易目的不是真实的外汇,而是为了未来汇率波动的差价而进行的买空或卖空。一般来说,判断某种外汇未来看涨的一方为多头,其具体操作办法是买空(即低买高卖),这在国外又称公牛;而判断某种外汇未来看跌的一方则为空头,其具体操作是卖空(即高卖低买),这在国外又称为熊。当这种外汇到期上涨则多头方盈利,反之则空头方盈利。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横冲直撞的对冲基金无非就是这两种投机的对做,以对冲其风险。但由于其具有杠杆效应,因而对国际金融的冲击更大。在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泰国金融危机中京罗斯做的都是空头,判断英镑、里拉、墨西哥比索和泰林等要贬值,在其没有贬值之前先抛售大量筹码,待其贬值以后再以低价吸进筹码还贷,从而从中获利。纵观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其攻击一国货币(假如泰殊未来有贬值的预期)的途径一般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投机者从泰国商业银行拆入大量的泰铁,然后到外汇市场上全盘抛售泰林换取美元,由此引发市场的“羊群效应”,其他市场参与者纷纷效尤,使秦铁汇率逐步下跌后则以低价买回素昧,部分还贷部分盈利;二是投机者从银行同业拆入泰林,抛售泰殊的同时,买入泰殊兑美元的期货合同,吉泰铁上涨则卖家赚钱,若秦殊下跌则买家用较不值钱的秦铁结算合同从而赚钱;三是投机者在攻击汇率时,同时在股市做空,购入或在股指期货市场抛空,即使汇率因央行干预不变,投机者仍可在股市或股指期货市场中盈利,即(1)股市上抛空~投机攻击~利率提高~股市下挫~股市购入;(2)投机攻击~利率提高~股市下跌~股市购入~投机退出~利率下降~股价上升~股市抛售;(3)期市上抛空股指期货合约~股指期货合约下跌~平仓股指合约。 
2.1994年人民币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4%,美元的通货膨胀率只有6%,为什么1995年人民币对美元没有贬值反而升值了1%? 
答: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货币升值也叫“货币增值”,是指国家增加本国货币含金量,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的比价的政策,货币升值是国家货币不稳定的另一种表现,它不意味着提高本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而只是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所以通货膨胀率和升值无关。 
3.你是否搞清了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下的银行买价和卖价? 
答:买入价和卖出价都是从银行角度划分的,银行买入外汇价格较低,卖出外汇的价格较高。在直接标价法下,较低的价格为买入价,较低的价格为卖出价。而在间接标价发中,情况则相反,较低的价格为卖出价,较高的价格为买入价。 
4.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你认为这样调整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答:根据外汇的利率平价理论,一国利率上升有助于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3.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那些。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如下:
1、市场预期心理。由于人们对某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前景的看好,就会引起该国货币大量被买进,造成汇率上升;反之看淡,则汇率就会下跌。
2、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对汇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当一国实行“双紧”的财政金融政策时,其货币对外汇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实行“双松”的财政金融政策时,将导致货币汇率的下跌。
3、国际收支。当收大于支时,出现顺差,表明别国对顺差国的货币需求增多,该国货币求大于供,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发生逆差时,该国货币供大于求,汇率就将下降。
4、利率。一国提高利率,能促使外资的流入,造成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利率调低,导致资金流出,汇率可能下跌。
5、货币当局的干预。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维护经济稳定,避免因汇率变动给国内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对市场进行干预,通过买卖外汇使汇率变动有利于本国经济。
6、通货膨胀。一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时,其商品成本必然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必然上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会削弱。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那些。

4. 国际金融与贸易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收支
  一国的国际收支可反映该国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反映该国对外汇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会在外汇市场上引起外汇汇率上升,即本币汇率下降。反之,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外汇汇率下降和本币汇率上升。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和资本流动等若干项目。
  (二)通货膨胀
  根据购买力平价,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若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该国出口竞争力减弱,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这会引起该国贸易收支逆差,造成外汇供求缺口,从而导致本币汇率下降。第二,通货膨胀会使一国实际利率下降,推动资本外逃,引起资本项目逆差和本币汇率下降。第三,由于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物价上涨过程,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会演变成本币汇率下降预期。在这种预期心理下,为了避免本币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人们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抢购外汇。而这种投机行为会引起本币汇率的进一步下降。
  (三)利率
  从短期来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上升会吸引资本流入,在外汇市场上形成对该国货币的需求,推动高利率货币的汇率上升。当代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国际游资,它们对利率的变动极为敏感,所以从短期来看,诱发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影响汇率的主要途径。第二,利率上升意味着信用紧缩,这会抑制该国的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可以通过刺激出口和约束进口推动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第三,利率上升会抑制该国总需求,特别是严重依赖于贷款的那一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这会进一步限制进口并从而有助于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四)经济增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带动的经济增长会引起进口增加。如果其他国家经济增长较慢,则该国出口增加也较慢。这容易造成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并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如果经济增长是由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那么在增长过程中生产成本会下降,产品价格下降且产品质量提高。尽管该国进口会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出口增加得更快,该国货币汇率往往会上升。
  (五)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各项政策都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汇率。
  政府干预汇率的直接形式是通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改变外汇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外汇汇率或本币汇率。政府采取汇率政策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稳定本币汇率,避免汇率波动加大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中的风险,抑制外汇投机行为;它也可能是为了使汇率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或有助于实现政府的某项战略目标。政府汇率政策的效力不仅取决于该国外汇储备的多少,而且取决于该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例如,若该国金融泡沫破灭,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便可能出现资本外逃,造成该国货币贬值压力。一旦贬值压力超过政府干预能力,本币汇率开始下降,便会进一步通过贬值预期诱发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使该国陷入恶性循环。
  在中央银行参与外汇市场交易不足以实现政府汇率政策目标时,政府往往借助于外汇管制干预汇率。
  政府其他各项经济政策也会间接地影响汇率。例如,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刺激需求和经济增长,通过增加进口带来本币对外贬值的压力。紧缩性货币政策会通过抑制通货膨胀和提高利率而刺激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政府的贸易政策可以通过刺激出口和限制进口而带动本币对外升值。
  (六)心理预期
  人们对各种价格信号的心理预期都会影响汇率。若人们预期本币汇率将会下降,便可能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币,并助长本币的贬值压力。若人们预期本国将会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派生出本币对外贬值预期。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心理预期是上述基本因素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的心理可能受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宣传和报导、谣传和迷信等等。一些事件一旦对人们的汇率预期产生普遍影响,它对当前的汇率便会产生重大作用。
  (七)外汇投机
  外汇投机指在汇率预期基础上,以赚取汇率变动差额为目的并承担外汇风险的外汇交易行为。在当代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其中,一部分国际游资隶属于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它们在外汇市场上,并非是单纯的市场价格信号接受者,而往往充当价格制定者的角色。例如,1997年7月爆发的泰国货币危机固然有多种原因,外汇投机者的恶性炒作无疑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
  二、汇率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
  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由于外汇能够兑换更多的该国货币,从而能够购买更多的该国商品,所以该国的出口量会增加;同时,该国货币只能兑换更少的外汇,从而只能购买更少的外国商品,该国的进口量会下降。
  (二)汇率变动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汇率的心理预期。
  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资本流入。因为本币贬值使外资能够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从而可以支配更多的实际资源。本国的土地、劳力、设备、原材料和各种金融资产对外资来说都更加便宜了。因此,外资会增加对该国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我国在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数次下调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大量利用外资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如果人们认为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显示出它将进一步下降的信号,那么,它可能引起资本外逃,特别是短期资本的大量外逃。因为一旦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外资在该国的资产只能兑换更少的外汇。在19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动荡中,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贬值,在一定时期内人们产生出继续贬值的心理预期,于是资本大量流往国外;而这种资本流动显著加剧了东南亚国家货币的贬值程度。
  三、汇率变动对国际储备的影响
  汇率变动可以影响国际储备总量。例如,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带来国际收支顺差时,会使该国外汇储备相应增加。
  汇率变动也可以影响外汇储备结构。例如,当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时,持有该外汇储备的国家便会蒙受一定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它们可能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
  四、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一)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上升。这主要通过三条途径。第一,当贬值引起出口量增加和进口量减少时,该国商品市场上的商品数量会减少。另一方面,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时,该国货币投放量会相应增加。这种商品和货币总量对比关系的变化会引起该国物价上涨。第二,贬值会带来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贬值会使所有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并带动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们会要求增加工资,这会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此外,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本币价格上升,会抬高生产成本并推动物价上涨。第三,贬值会带来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贬值带来贸易顺差之后,会产生出一种外贸乘数效应,即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成倍地超出贸易顺差额。当收入增长时,该国总需求会增加,并带动物价上涨。
  (二)汇率对国内产量的影响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使该国产量增加。其发生作用的途径表现为:第一,通过外贸乘数导致产量增加。这种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该国属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存在闲置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因此,当货币贬值提高了该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扩大了市场之后,该国产量便会增加。外贸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占国民收入增量的比例)和边际进口倾向(进口增量占国民收入增量的比例),它们越小则外贸乘数越大。第二,贬值带来的贸易顺差使该国外汇储备增加,它可用于购买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紧缺的原材料,为经济增长创造物质条件。第三,由于本币一次性贬值有利于吸引外资,特别是有利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所以,它可以通过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带动经济增长。
  (三)汇率对就业的影响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往往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首先,贬值有助于经济增长,而在此过程中就业机会将会增加。其次,贬值能够吸引外资流入,这也有助于该国就业增加。第三,当贬值引起国内物价上涨后,在一定的时期内,工资上升可能滞后于物价上升,从而实际工资下降,这有助于企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第四,在存在大量过剩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贬值给该国创造出更大的国外市场,并使该国能够进一步发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的优势,这为过剩人口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四)汇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根据近几十年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政府实行压低本币汇率的政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首先,贬值使出口产业更加有利可图,因为它们赚取的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从而贬值会促进出口产业的发展。其次,贬值使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有利于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因为国内同类商品也会相应涨价,使得生产它们更加有利可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贬值提高了进口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有助于刺激农业的发展。这对于缩小收入分配不均,扩大市场需求和保证农业原料的供应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贬值使政府较少地依赖于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和其他行政手段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避免它们所造成的市场价格信号的扭曲,这有利于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比较合理的配置。
  五、汇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影响本国的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而且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和大小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该国政府是否干预市场汇率和采用何种手段调节汇率。
  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小。首先,因为它们的经济规模较小,即使贬值能带来贸易顺差,并使其贸易伙伴国出现逆差,但是这种逆差在发达国家的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其次,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往往小于发达国家,其货币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额的影响较小。第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一般不能作为国际经济往来中的计价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其货币汇率变动主要只能影响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
  发达国家货币汇率的变动对世界经济影响较大。首先,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会产生巨额贸易顺差,这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出现相应的巨额贸易逆差,从而显著影响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产量和就业。其次,由于发达国家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较大,它们更愿意采取本币对外贬值政策缓解国内失业问题,这往往会引起汇率战,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发达国家的货币一般能够充当国际经济往来中的计价手段和支付手段,其货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所有国家的经济。特别是美元汇率的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大。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中,普遍以美元为计价和支付手段,而且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尽力维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如果美元汇率上升,则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会随同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上升,这可能对它们的贸易收支产生不利影响。第四,发达国家货币往往充当国际信用工具,其汇率波动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债务负担。例如,在日元汇率上升时,我国必须动用更多的美元或人民币来偿付日元债务,债务负担相应增加。第五,发达国家货币往往是各国国际储备中的储备货币,其汇率波动会影响其他国家储备资产的价值。例如,当美元汇率下降时,大量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便会蒙受储备资产价值的损失。

5. 影响外汇的因素有哪些?

基本的经济参数,比如通货膨胀,利率,失业率等其它原因始终都对汇率的波动产生极大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方针也对汇率产生重要影响。对政府内阁能力的信任有益于汇率保持强势。利率的降低刺激了对货币需求的减少,同样也降低了它在兑换操作中的价值,有利于汇率。国家中央银行对外汇进行购买或者抛售的决定也可决定性地稳定或者削弱汇率。

  经济形势变化的预期可以导致突然剧烈的汇率波动。这是一个重要观点,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外汇市场是由经济形势变化的预期控制,而不是由变化本身。

  专业外汇经营者的行为,特别是有巨型财团关注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市场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专业经营者可进行独立操作,并且把市场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工具来改变主要汇率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多数这样的操纵人,也许不是所有的,可能更少关注技术分析图表与自己目标的和谐。

  不过由于市场阻力或者主要支撑水平接近,市场动作变得更加技术性。大多数交易人的反应通常类似并且可被预言。这样的市场周期可能导致突然性和戏剧性的价格波动,因为大量资金突然投入到类似的部位。

影响外汇的因素有哪些?

6. 中国最近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

为重建国际货币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美英等国为首的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协定方式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特别是对各国的汇率政策实行监督;(2)实行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3)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IMF可提供短期信贷,以补充其国际流动性。在最初的近20年里,该体系运行比较顺利,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重建、发展和繁荣。但由于该体系的基础是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并要求其他各国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无法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时,它的继续存在便受到明显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停止向各国政府兑回美元后,各国纷纷放弃本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崩溃。1976年在IMF的提议和组织下,国际社会达成牙买加协定,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同时承认各国实施的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这标志着国际金融体系再次进入了一个不受全球性多边协定约束的动荡的时代。 

自牙买加协定签订以来,国际金融体系总体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至今没有形成全球性的制度安排,因此,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近30年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事实上处于一种“无体系”的状态。不过,伴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经济区域化的快速发展,该体系也发生了一些局部性变化。大致而言,它包括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出以浮动汇率安排为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基本格局。目前,全球有三类基本的汇率安排:一是独立浮动汇率安排,实行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二是固定汇率安排,包括实行货币局制度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以及已取消法定货币国家(如欧盟内部和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三是“中间道路”安排,即各种介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之间的安排,如爬行钉住制、区间浮动制和管理浮动制等,主要包括一些外向型程度较高或国内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发展中经济体。据统计,2002年,在IMF的186个成员经济体中,实行上述三类汇率安排的国家分别占22%、48%和30%。 

由于美、欧、日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浮动安排对国际汇率制度的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单个国家而言,浮动汇率安排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可以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但从国际金融稳定的角度看,它至少包含两个缺陷:一是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对正常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大大增加全球经济活动的汇兑成本和风险;二是容易引起汇率政策冲突,即运用本币贬值政策推行贸易扩张,以牺牲他国利益的方式维护本国利益。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尽管全球范围没有发生20世纪30年代那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局部的冲突却时有发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形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在工业化国家之间,从80年代后期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到最近一个时期美元强势政策的调整,都充分显示美国在缓解其经常账户逆差时对于汇率贬值政策的依赖。 

固定汇率安排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全部或部分让渡货币主权,换取汇兑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更强的国内财经政策约束。各种形式的“中间道路”则有可能兼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优点,并使本国货币当局具有一种相机抉择的自由。然而,在美、欧、日等大国货币频繁波动的情况下,无论固定汇率还是“中间道路”安排,实际上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少研究显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后美元相对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泰国等实行钉住美元安排的国家货币急剧升值,并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竞争能力。 

第二,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由于各国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调节主要依靠财政货币政策。在发生严重逆差时,也可有限地运用汇率政策,并从IMF获得一定的短期信贷支持。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国可以方便地通过商业性国际融资弥补其经常账户逆差,从而避免采用财政紧缩等可能影响国内经济稳定的调节措施。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安排,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充裕的国际流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代价。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结果是不仅经常账户逆差最终变得难以控制,而且常常为沉重的外债负担所累,甚至成为金融动荡的根源。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不稳定的重要源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资本管制的不断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目前,全球各类国际资本的日交易量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国际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许多国际投资和信贷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在资本流向的国别选择上,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常常发生“饱饥综合症”,即当看好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时,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向那里,而当这些国家因为资本过度流入而出现危机迹象时,国际资本又快速离去。因此常造成这些国家内外经济失衡,并最终导致货币和金融动荡。此外,在危机发生的前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大规模投机性短期资本的参与更是加剧了有关国家危机的深度,并在危机的国际传递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第四,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存在严重缺陷,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公正性。IMF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1973年后,该组织已不再具有对各国汇率安排进行约束的权力,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信贷,以增强其清偿能力。然而,由于该组织长期以来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因此对于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不是行动迟缓,就是力不从心,而且常常附加紧缩开支和经济自由化等不切实际的条件。此外,正如1997年在对亚洲金融危机处理过程中所显示的,由于明显受到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利益集团的影响,该组织对于美洲以外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往往显得十分冷漠。这表明了该组织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功能缺陷和不公正性。 

第五,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成效甚微,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展显著。目前,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七国首脑和财长会议。总体上看,这个协调机制常常流于形式和务虚,很少具有实质性内容。近年来,IMF和国际清算银行也在试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或者成效并不显著,或者对各国并没有真正的约束力。相比之下,区域性货币合作进程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欧元于1999年成功面世,欧元区内部也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欧元的诞生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最近几年来,在拉美、中东欧等地区,一些国家开始采用美元化和货币局制度,或者在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尽管两年前的金融危机迫使阿根廷放弃了货币局制度,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第六,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基本依旧,但正在面临挑战。自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本位时代以来,一直没有诞生独立的世界货币,因此,国际经济交易始终依赖少数几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美元正是这些货币中最主要的一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借助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美元便建立了全球性金融霸权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资产体系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高达60%左右。依靠这种地位,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收入,可以通过输出美元不断占有别国的实际经济资源。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学术界对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积极的改革建议和方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建议包括:增强发达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建立汇率目标区,以减少大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是对投机性资本流动的限制(如实行“托宾税”,即各国对外汇交易征税);改革和重塑IMF,增强其资金实力,提高贷款决策的透明度,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该组织的表决权;加强区域性货币金融一体化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建议,如回归金本位体系、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世界中央银行。 

历史不会进行简单回归,重新回到金本位或布雷顿森林时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近几年的发展显示,其他改革建议也大多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一个根本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金融动荡没有切肤之痛,加上改革有可能损害其既得利益,因而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总体上并不积极,对于限制国际资本流动、改革和重构IMF等发展中国家十分关注的改革建议,则更是反应冷淡甚至持反对态度。另外,相互间的潜在利益冲突,也使发达国家很难在所有的改革问题上完全保持一致。比如,美国一直反对日本在亚洲推动货币金融合作,特别是反对其倡导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展望未来,可以认为,近期内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不过,从中长期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和深化,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家积极致力于构建一个稳定和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这意味着上述改革建议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得以实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经并且仍将利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事实上,自1999年以来,中国在推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7.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8. 影响外汇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哪些因素决定外汇汇率?汇查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政治局势: 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变化对汇率有很大影响,局势稳定,则汇率稳定;局势动荡则汇率下跌。所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国际关系、党派斗争、重要政府官员情况、动乱、暴乱等。
2. 经济形势: 一国经济各方面综合效应的好坏,是影响本国货币汇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虑经济增长水平、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等几个方面。
3. 军事动态: 战争、局部冲突、暴乱等将造成某一地区的不安全,对相关地区以及弱势货币的汇率将造成负面影响,而对于远离事件发生地国家的货币和传统避险货币的汇率则有利。
4. 政府、央行政策: 政府的财政政策、外汇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汇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是决定作用。如政府宣布将本国货币贬值或升值;央行的利率升降、市场干预等。
5. 市场心理: 外汇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严重影响着汇率的走向。对于某一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市场往往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达成一定共识的情况下,将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汇率的变化,这时可能会发生汇率的升降与基本面完全脱离或央行干预无效的情况。
6. 投机交易: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充斥在外汇市场中的国际游资越来越庞大,这些资金有时为某些投机机构所掌控,由于其交易额非常巨大,并多采用对冲方式,有时会对汇率走势产生深远影响。如量子基金阻击英镑、泰铢,使其汇率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等。
7. 突发事件: 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会对市场心理形成影响,从而使汇率发生变化,其造成结果的程度,也将对汇率的长期变化产生影响。如 911 事件使美圆在短期内大幅贬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