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奸臣有哪些?

2024-04-29

1. 唐朝的奸臣有哪些?

 李义府(公元六一四~公元六六六年)
  唐贞观八年(公元六三四年),剑南道巡察使李大亮出继巡,途中遇一人才,就将此人荐给朝廷。此人就是李义府。
  当时唐太宗求才若渴,便立刻召见,并令他当场以「咏鸟」为题,赋诗一首。李义府脱口吟道:
  「日里扬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技栖。」
  唐太宗听后十分满意便说:「与卿全树,何止一技!」当场授予他监察御史,并侍晋王李治。当时李治是太子。
  其实李义府很有才华,而且并非天性就是奸佞之徒。他曾写《承华箴》奉上,规劝太子「勿轻小善,积小而名自闻,勿轻微行,累微而身自正。」太子将《承华箴》上奏父皇,唐太宗看完大喜。下诏赐予李义府帛四十匹,并令他参与撰写《晋书》。
  后来太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李义府升为中书舍人。后又加弘文馆学士。高宗亲舅长孙无忌见李义府实在太红了,便奏请高宗将李义贬到壁州做司马。李义府得知,急忙向中书舍人王德俭问计。王德俭说:「武则天现在得宠,即将要被立为皇后,但高宗惧怕大臣们议论,所以不敢发言,若你能助武则天一臂之力,就能够转祸为福了!」李义府听了赶紧照办,向高宗谎称立武则天为皇后是人心所向。高宗听了大喜,不仅赐他宝珠一斗,还将原诏停发,留居原职。李义府尝到了耍阴谋的甜点,此后便成了武则天的心腹。
  李义府仗着武则天的恩宠,进爵为侯,就更加的大谵了。洛阳有个叫淳氏的女子,因罪关押在大理寺。李义府听说她很美,就密令大理丞削免其罪,纳为自己的妾。大理卿段宝玄听说后告到高宗那,高宗却息事宁人,也就不了了之。
  中书令杜正伦暗中调查李义府的恶行,却被李义府得知来个恶人先告状。高宗便另两人对质,二人争辨不休。高宗不耐烦便令各打五十大板。杜正伦被贬为横州刺史,李义府被贬为普州刺史。其实高宗想褊袒李义府,但是怕朝中大臣的议论才不得不这样做。但不到一年,高宗又把李李义府调回京城,任为吏部尚书。
  后来李义府想改葬祖父的坟地,他这样做一为光宗耀祖;二是看否能得到更好的风水,为自己的后半辈更上一层楼。自王公以下的各级官员,争先恐后地为他送礼,高宗还下诏让「御史节哭」,成了唐朝以来王公大臣们从未有过的豪华葬礼。
  那时高宗准他初一、十五在家哭丧。他却利用这个机会偷偷登上左冢瞭望风水。此事被人发现他正窥觇星象,意欲图谋不轨,被一些大臣告上高宗。高宗为之震怒,将李义府严加查办,并将其官爵尽除,流放巂州(今金川西昌)。其子孙均除名流放,全国人民弹冠相庆。后来李义府孤寡无依,终日抑郁成疾,死时才五十三岁。
  武三思(公元?~公元七零七年)
  他是武则天的异母兄武元庆之子。武元庆官至宗正少卿,后因罪贬到龙州,武三思却逃过一劫。武则天掌权后推重外戚,武家兄弟都被封王拜爵,武三思被封为梁王,旋擢为夏官尚书。唐中宗复位后进位开府任同三司。拜左散骑常侍,「军国政事,多所参综。」成为朝中权势最大的人。
  武三思自幼工于心计,阿谀奉承。他多次于私第设宴迎后武则天。百般逢迎,以讨武则天的欢心。为迎合武后「崇周抑唐」的意图,他和武家兄弟建议诛杀皇室诸王及公卿不顺己者。他领术修撰《则天皇后实录》,为武则天高唱赞歌。他还极力讨武则天的亲信大臣薛怀义、张昌宗等人,更加得到武则天的宠信,还一度想将他立为太子,不过因为宰相狄仁杰的极力反对而作罢。
  高力士〔公元六八四~公元七六二年)
  唐代的宦官。个性谨慎细心而聪敏,深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擅权弄政。
  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他仍娶妻纳妾,在京城做官的吕玄晤有个女儿长得漂亮,高力士便娶为己妻,过过干瘾,吕玄晤也因此做了高官。
  诗仙李白才高气盛,受到玄宗赏识。有次玄宗召他进宫,李白在醉意蒙胧中,要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因此对李白恨之入骨,便借杨贵妃之手把李白赶出宫。
  高力士还是个敛财老手。有一年高力士在长安建造一座佛寺。在寺内铸一口大钟。铸成之日广宴宾客,京师的达官贵人、豪商家贾都争相赴宴。高力士宣布,新钟铸成,每扣一下,纳钱十万作为礼金。在座的人为了拍马屁争先扣钟纳钱,有人竟一连扣钟二十下,交鈛二百万。仅此一宴,高力士的收入以百万万计。
  后来肃宗时,将玄宗逼位,又将玄宗安置在长安的太极甘露殿,只有高力士在身边伺候,还算是忠心耿耿。后来高力士被弹劾流放至巫州,代宗宝应元年时被赦还,病死途中。
  李林甫(公元?~公元七五二年)
  李林甫为人阴险狠毒,平日只知一味取巧和逢迎皇帝,因此很得玄宗的喜欢和宠信。有权有势后,李林甫不但不虚心纳贤,公忠体国,反而妒忌比他有才干有学识的人。表面上他待人接物非常和善和亲切,对于向他请求的事,他总是满口答应,其实他非但不帮助,而且还暗中加以破坏。
  对于他所憎恨的人,存心要加以陷害时,却又故意装得和他很亲热,用许多奉承的话去迷惑他,使他疏于防范,然后在背后施展阴谋诡计害他。上过李林甫当的人很多,大家都看穿了他的居心,都很憎恨他,说他是口蜜腹剑(嘴上涂着甜蜜,肚子里却藏着利剑。)
  杨国忠(公元?~公元七五六年)
  本名钊,本是个无赖赌徒,由于远房妹妹杨环得官而且又会逢迎拍马,深得玄宗信任,玄宗赐名为国忠。李林甫病死后,在天宝十一年(西元七五二年)十一月被任命为宰相。他当了宰相后,大权独揽,广收贿赂,结果把朝政弄得乌七八糟,天下动荡不安。
  唐玄宗时,从东北到西北边境共有六个军事重镇,玄宗任命安禄山为其中三个镇(范阳、平卢、河东)的节度使。安禄山看见玄宗终日沉湎于酒色,任用杨国忠等小人,政治腐败,认为有机可乘,便暗中积草屯粮,招兵买马,积极扩充力量。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觉得时机成熟,起兵叛乱,率领十五万大军从范阳(今北平一带)长驱南下。天宝十五年六月九日,潼关守将哥舒翰在唐玄宗和杨国忠的催促下,以患了中风病的身躯,带领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在河南灵宝附近和安禄山的军队会战,结果不但全军覆灭,连哥舒翰本人也被生俘,潼关(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古称桃林塞)因此失守。
  玄宗听说潼关失守,叛军已经逼近长安,不禁惊慌万分。在杨国忠的怂恿下,于六月十三日清晨,带着杨贵妃姊妹和杨国忠等少数亲信,在禁军(守卫京师和皇宫的军队,也称作禁卫军)的护卫下,从皇宫西部的延秋门仓惶逃出长安,向西奔向四川。许多皇亲国戚及 *** 官员,不知道玄宗的逃亡,来不及跟随,仍留在长安城内。
  逃亡的队伍只走到离长安一百多里的兴平县马嵬坡时,饥饿疲困的禁军将士都停了下来,不肯再前进,并团团围住玄宗和贵妃等住宿的马嵬驿,请求把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处死。正在大家鼓噪时,杨国忠忽然出现,士兵们愤怒地大叫,并用箭射他。杨国忠仓惶逃入西门内,被追上的士兵用乱刀砍成肉泥。
  安禄山(公元?~公元七五七年)
  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原名轧荦山。从小浪迹突厥各部,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熟悉边地各族情况,养成狡黠奸诈、凶狠歹毒的性格,在捐人中以凶狠善斗闻名。
  开元二十二年,安禄山因盗羊而被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欲将安禄山处死。安禄山跪拜求饶。张守珪见他身躯魁伟,便留他一条命。安禄山对张守珪唯命是从,颇为效力,每次出战均有胜绩。张守珪视为心腹,倍加重用,将他封为左骑卫将军。
  后来安禄山奉命征讨契丹,结果轻敌而遭惨败。军法审判为处斩。张守珪无法护他,只好将他押往长安,由皇帝亲自处斩。唐玄宗见他气度不凡,也心中喜爱不忍心处斩。最后下命撤其官职,待罪立功免其一死。安禄山抓住机会阿谀奉承,开始平步青云,被封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为了更加取悦玄宗,安禄山对杨贵妃竭力巴结。他比杨贵妃大十几岁,却执意当了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身肥体胖,腹垂过膝,有三百五十斤重。有次玄宗问他里面装什么东西,安禄山立即回答:「只有对皇上的忠心!」玄宗听了更加宠信。
  后来安禄山眼看朝中腐败,各地军心涣散,便举兵造反,攻陷洛阳,入长安,号称燕帝,但是因为二儿子安庆绪怕老爸立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安庆恩为太子,便收买李猪儿潜入安禄山帐下,用大刀砍其腹部,安禄山惨叫一声,肠胃溃散流出,血流满床,气绝而死。
  鱼朝恩(公元七二二~公元七七零年)
  唐肃宗、唐代宗时的宦官。安史之乱后,玄宗逃往四川,李亨即位,是为肃宗。鱼朝恩应护驾有功,升为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掌握了宫中的大权,成为宦官的头目。肃宗对握有重兵的各路节度使有戒心,竟不设元帅,而以鱼朝恩为观军容使,节制诸军,担任总监九节度使兵马的重任
  鱼朝恩小人得志,根本不把群臣放在眼里。每当群臣议事,他总是说三道四,故作高明。一次百官议事,鱼朝恩厉声地对宰相元载说:「宰相的责任就是调节阴阳,安置百姓。如今旱涝时有发生,军粮供应不足,以至天子卧不安席,食不甘味。你这宰相怎么当的,还不引咎辞职,为贤明让路?」宰相听了低首不语,只有礼部郎中相里造挺身而出反驳说:「阴阳不和,五谷歉收,这是你造成的,与宰相无关。如今京师没事,六军完全可镇守,却又调来十万大军,军粮因此不足,百官缺乏给养。一切都是你的错,宰相只不过发表而且,又有什么罪?」鱼朝恩听后气的拂袖而去,并忿忿地说:「宰相结成朋党加害于我。」
  后来肃宗死了,代宗即立。鱼朝恩还是一贯的骄横跋扈,甚至连代宗都不放在眼里。他常说:「天下事还能离开我吗?」他的养子年纪小小就在宫里当差,因官品较低,只能穿绿色官服。有次因事与同僚发生口角,回家后就告状。第二天鱼朝恩就带着养子说:「臣的犬子官位低,常被同僚欺负,请皇上赐紫衣。」结果有人为了要巴结鱼朝恩,便不等皇帝答应主动将衣服献上。代宗虽然不高兴,但也只好顺水推舟。但其实他的心里很不舒服,
  宰相元载得知鱼朝恩的宠信不如从前,便向代宗建议除掉这个祸害。元载任用亲信左散骑常侍崔昭为京兆尹,并以重金收买鱼朝恩的心腹。
  大历五年(公元七七零年)鱼朝恩到宫庭议事,才刚到代宗就故意问他为何图谋不轨。鱼朝恩听了吓一跳,但他仗有百名卫士冷静的辩解。正当他解释时,代宗一声令下,鱼朝恩的亲信率领士兵将鱼朝恩抓住,当场将他勒死。
  郑注
  提起郑注,长安城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眼下除了皇上就算他大。他比宰相还大?宰相是当朝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虽大,但一站到郑注面前立刻就缩下去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看看郑注脸色。郑注一不高兴,马上请他下台。皇上遇事都
  要听听郑注意见,郑注说行就行,郑注说不行就不行。郑注可以说是太和年间政治上的风云人物。
  郑注到底有什么本事呢?本事大得没法说。他什么都会,精通儒释道三教,外加上九流下九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八卦,奇门遁甲,特别精通的是房中术,能让太监过正常人性生活。他装的假 *** ,和原装货一样抵用。所以太监喜欢他,皇帝就更喜欢他。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权势。
  郑注还有个特长,那些恨他、骂他、想杀他的人,只要一和他见面,立刻就会喜欢他。他想讨谁喜欢,这个人还就非喜欢他不可。
    
   

唐朝的奸臣有哪些?

2. 唐朝太宗时期有哪些奸臣?

玄武门之变后,幽州总管李艺造反,失败。他好像和李建成是一党。 
后来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参与者中竟然有时任兵部尚书,屡立战功,玄武门大功臣之一的侯君集(不知道他是不是奸臣)。后来与李承乾密切的齐王李佑也谋反失败。 
唐太宗晚年,又有同为凌烟阁功臣的张亮谋反

3. 唐朝为什么没有昏君,没有奸臣?

唐朝衰落的罪魁祸首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早年时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励精图治,任用能臣,使唐朝很快走向了强盛,但在后期,他骄傲自满,贪图享乐,不思朝政,重用的多是李林甫这类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佞臣和杨国忠这类草囊饭袋,导致大唐逐渐衰落下去。
随后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安史之乱,由于唐玄宗的应对失策,导致唐军接连失败,在几个月时间内,被安禄山占据了大片土地,都城长安也落在了安禄山之手。之后唐朝用了八年时间,才将安禄山和史明思等叛军消灭,这段时间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灾难,同时唐朝的盛世也戛然而止。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虽然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灾难,由于唐朝已经有了百年盛世,所以底子还在,若唐朝遇上一个汉宣帝刘病已这样有为君主,唐朝很可能会迎来中兴,重新走向繁荣,但不幸的是,安史之乱后,唐朝迎来了一个唐朝史上最昏庸的君主,他造就了唐朝覆灭。


唐朝为什么没有昏君,没有奸臣?

4. 唐朝末年忠臣有谁?

西北凉州的张义潮以及崛起於魏博的李克用,他们都是打著唐朝的名号,以中兴大唐为号召。在政治作为上,张义潮驱逐了吐蕃,将唐代中後期遭致胡人中断已久的西北道路再次打通。而李克用则屡次和企图颠覆唐朝的朱温打了几次很重要的战役。李克用有点像梁朝末年的陈覇先,他并非全然效忠唐室,亦有他在政治上的雄心。但或许便是造化吧,朱温就是这麼神奇地一连打败凤翔和魏博等反对他的势力,并且最终诛杀了唐的宗室,并且自立为帝。而张义潮之後的西凉武装集团,在缺乏唐室有力的支援後继续孤立支撑在荒凉的西北,而後终於也隐没入历史的尘埃之中。 

不过善恶中有报,朱温一生以背叛出名,他自己的死也是出自於自己儿子的背叛。朱温死後,这个如同闹剧般压榨人民全无道义的梁朝没多久就让人心思唐了,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以复唐为号召,重新收拾了这个乱局。只是即使以忠唐为号召的李存勖似乎也没能找到残唐所遗留的宗室弟子,也许是他自己的野心吧,自己也作了个短命皇帝。 

唐末的失去人心和东汉很类似,东汉的兴起来自於新朝制度不彰,人心思汉,但是东汉的复灭也正是来自於人心背离了汉朝。东汉晚期的政局让老百姓太失望了。所以即便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号召,似乎也无法召集如高祖或刘秀那样一呼百应的盛况场景。两千多年前秦朝的灭亡,秦廷不也是缺乏忠臣良将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真的是万古不变的道理,一个朝廷如果失去民心,那麼当国家危险的时候,便不太可能有忠臣了。

有一个忠诚的地方小官叫胡三,徽州人(今江西婺源人),在中道上救走了唐昭宗的刚出生的一个小皇子:李昌翼.后改名胡昌翼.留下了李唐的唯一的一条血脉。这条血脉为中华一千多年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希望。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19158040
原作者@淋溶土

5. 唐朝灭亡后有没有忠臣

西北凉州的张义潮以及崛起於魏博的李克用,他们都是打著唐朝的名号,以中兴大唐为号召。在政治作为上,张义潮驱逐了吐蕃,将唐代中後期遭致胡人中断已久的西北道路再次打通。而李克用则屡次和企图颠覆唐朝的朱温打了几次很重要的战役。李克用有点像梁朝末年的陈覇先,他并非全然效忠唐室,亦有他在政治上的雄心。但或许便是造化吧,朱温就是这麼神奇地一连打败凤翔和魏博等反对他的势力,并且最终诛杀了唐的宗室,并且自立为帝。而张义潮之後的西凉武装集团,在缺乏唐室有力的支援後继续孤立支撑在荒凉的西北,而後终於也隐没入历史的尘埃之中。 

不过善恶中有报,朱温一生以背叛出名,他自己的死也是出自於自己儿子的背叛。朱温死後,这个如同闹剧般压榨人民全无道义的梁朝没多久就让人心思唐了,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以复唐为号召,重新收拾了这个乱局。只是即使以忠唐为号召的李存勖似乎也没能找到残唐所遗留的宗室弟子,也许是他自己的野心吧,自己也作了个短命皇帝。 

唐末的失去人心和东汉很类似,东汉的兴起来自於新朝制度不彰,人心思汉,但是东汉的复灭也正是来自於人心背离了汉朝。东汉晚期的政局让老百姓太失望了。所以即便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号召,似乎也无法召集如高祖或刘秀那样一呼百应的盛况场景。两千多年前秦朝的灭亡,秦廷不也是缺乏忠臣良将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真的是万古不变的道理,一个朝廷如果失去民心,那麼当国家危险的时候,便不太可能有忠臣了。 

有一个忠诚的地方小官叫胡三,徽州人(今江西婺源人),在中道上救走了唐昭宗的刚出生的一个小皇子:李昌翼.后改名胡昌翼.留下了李唐的唯一的一条血脉。这条血脉为中华一千多年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希望。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19158040 
原作者@淋溶土

唐朝灭亡后有没有忠臣

6. 唐朝有怎样的史臣?

唐朝不断派黜陟使、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等官员分巡诸道,监察刺史以下各级地方官的善恶,以整顿吏治,并加强中央集权。开元(713~741)间各道渐设有治所,这种监察区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行政区的性质。

7. 唐朝最大奸臣相叫什么

李林甫,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唐朝最大奸臣相叫什么

8. 唐玄宗为什么用奸臣

唐玄宗李隆基的大臣有哪些?众所周知,年少时期的李隆基年轻有为,攻于心计,最终在武则天死后的那几天里夺取了皇帝的职位,成了一代帝王。起初,唐玄宗也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可是,唐玄宗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之后,开始沉迷于女色,周边围绕了一群奸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要养那么多奸臣?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顺乎自己的心意吗?
李隆基当上了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颇有作为,如此持续了20多年,事业有成,却年事渐高,加之宠妃(武惠妃)早死,情绪低落。然而经过李林甫、高力士,后来再加上杨国忠等人的不断“运作”,李隆基开始奢华沉迷了起来。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懒于政事、厌倦批评、热衷娱乐,大家就开始讨好了起来。
唐玄宗的问题不是英雄气短。他的问题就是英雄萎缩症,是从晚年精神上、心理上,到眼界上和作为上的大幅倒退。

现实世界上,每一位事业有成者,随着他们事业的成功,都会不知不觉之中步入一个“权力生态圈”。他们所支配的资源越多,身边凑过来的各种“放松”服务也就越多,实在有必要重温唐玄宗的教训。如果把开元年间的唐朝比作一个业绩骄人的企业,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如史家早已指出,是一场空前盛世的逆转,而且也反映了玄宗治下空前的管理失败。